[紅色記憶]
圓形的劉胡蘭烈士墓前,8米高的漢白玉劉胡蘭雕像傲然屹立?!皠⒑m烈士被捕處”旁的一棵老柳樹主干粗大,記錄著滄桑的歲月;細枝上泛開綠芽,生機盎然。透過緊鎖著的觀音廟門縫,記者恍惚回到了74年前那個陰沉沉的上午。
劉胡蘭烈士墓前8米高的漢白玉雕像。
1947年1月12日拂曉,國民黨反動派突然包圍了云周西村,封鎖各個路口,召集全村群眾在村南的觀音廟前開會。
由于我黨地下組織在劉胡蘭的配合下,鏟除了敵人委派的云周西村村長石佩懷。氣急敗壞的反動派組織“復仇隊”開始瘋狂報復。
未來得及轉移的劉胡蘭隨著人群,被逼到觀音廟前的場地上。忽然,一個認識劉胡蘭的“復仇隊”隊員威逼利誘她去“自白”。劉胡蘭輕蔑地瞪了他一眼,什么話也沒說,只是悄悄從手指上卸下指環,從衣袋里掏出一塊洗得干干凈凈的手帕和一個空萬金油小盒,鄭重地交給了媽媽。
敵人將劉胡蘭抓進觀音廟的西房開始審訊。劉胡蘭始終堅貞不屈,昂首挺胸地厲聲道:“怕死不當共產黨!”
審訊無果。幾個士兵一擁而上將劉胡蘭綁到廟門外的刑場,在她和鄉親們面前殺害了石三槐、石六兒、石世輝、張年成、劉樹山、陳樹榮6人。反動派頭目“大胡子”獰笑著問道:“你怕不怕?”劉胡蘭冷笑一聲,道:“我死也不屈服,決不投降!”
劉胡蘭眼睛里噴射著仇恨的火光,猛然向敵軍官大喝一聲:“我咋個死法?”
“大胡子”一怔,像惡狼一樣狂叫道:“一個樣!”劉胡蘭威嚴地喝道:“不準殘殺鄉親,我一個人死好了?!?/span>
說完,劉胡蘭從容地向鍘刀走了過去……
走進劉胡蘭紀念館,革命啟蒙、投身解放、勇斗敵頑、慷慨就義、親切關懷、發揚光大6個篇章,活靈活現地反映了劉胡蘭烈士短暫而輝煌的一生。
劉胡蘭,1932年10月8日出生在文水縣云周西村一個普通農民家庭。劉胡蘭6歲那年,日本侵略軍占領文水縣城,抗日戰爭一直伴隨著她的童年。
1938年4月,文水縣抗日政府成立,年輕的共產黨員顧永田擔任縣長。隨后在全縣實行合理負擔、廢除封建水規等一系列政策,廣大農民得到了經濟利益,更激發起抗日救國熱情。1941年起,日寇在華北先后五次推行“強化治安”運動,駐文水敵人先后在平川幾個村鎮扎下據點,云周西村一帶也成了敵占區。
隨著斗爭形勢的發展,云周西村成為附近村莊抗日活動的紅色據點之一。劉胡蘭耳濡目染,聽著抗日英雄威武故事、看到一幕幕血與火的斗爭場面,從小立志要像英雄們那樣做人。
1945年8月,抗日戰爭取得偉大勝利。同年9月9日,文水縣城又被閻錫山軍隊占領,解放區軍民被迫拿起武器自衛,迎擊來犯之敵。
隨著革命形勢發展,當年只有13歲的劉胡蘭參加了婦女培訓班。1945年11月底,從培訓班結業,劉胡蘭返村擔任村婦救會秘書。不久,她向黨組織提出入黨申請。
其間,她參加東莊戰斗的支前工作。戰斗結束后,一位解放軍傷員被送到云周西村來養傷。劉胡蘭見他傷勢很重、神志不清,急忙護送到一個軍屬家里,給傷員喂水喂飯,用鹽水洗傷口,一直忙到天黑。接著,劉胡蘭跑回家里取出上年夏天拾麥穗換下的錢,出去買了70多個雞蛋,送給傷員。那位傷員很快恢復健康,重返前線。
1946年5月,劉胡蘭被調到文水縣五區“抗聯”擔任婦救會干事兼任云周西村婦救會秘書,全身心投入到大象鎮土改試點運動,進一步提高了政治覺悟。
1946年6月,年僅14歲的劉胡蘭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,被批準為中國共產黨候補黨員。
1947年8月1日,中共中央晉綏分局作出決定,追認劉胡蘭同志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。同年,毛澤東揮毫為劉胡蘭題詞:“生的偉大,死的光榮”。
[感悟初心]
英雄事跡 永不忘懷
劉胡蘭村原黨支部書記 石建福
“我是劉胡蘭犧牲第二天出生的,小時候經常聽父母說起劉胡蘭的英雄事跡,我們村里人都很敬佩她寧死不屈的革命精神。上小學時同學們之間傳唱關于劉胡蘭的兒歌:臘月二十一天剛亮,狗子軍包圍云周西村。如集村民去開會,一下殺了7個人?!?/span>
“云周西村于上世紀60年代更名為劉胡蘭村,作為‘劉胡蘭精神’的發源地,我們村有著純正而厚重的紅色基因,各項工作應走在前列。上屆村‘兩委’換屆選舉時,我已卸任村黨支部書記,但對村里的發展依然關注與關心。今年70多歲了,但身體還硬朗,只要有能力,我會盡全力多為群眾做事情,保持共產黨員為人民服務的初心不變?!?/span>
[記者手記]
英雄精神值得銘記,紅色記憶永不忘懷。
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來,坐落在文水縣東的劉胡蘭紀念館一直熱度不減。來自全省各行各業的黨員干部不斷地前來瞻仰參觀。
14歲時,劉胡蘭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。
這位在上世紀60年代就出現在小學課本里的15歲革命小烈士,以英雄就義灑熱血的精神書寫了一個共產黨員的高尚氣節,影響了一代代人的思想成長。
“劉胡蘭精神”與時俱進,從革命戰爭年代不怕流血犧牲的精神,演變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、維護群眾利益、主動擔當作為的新時代精神。新時代“劉胡蘭精神”凝練總結為16個字:堅定信念、不屈不撓、敢于擔當、勇于奉獻。
(來源:《山西日報》)